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行政执法事项公开
镇宁自治县交通运输局2024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来源:镇宁自治县交通运输局 作者:镇宁县人民政府
字号:

一、镇宁自治县交通运输局2024年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一)执法案件办理情况

镇宁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共计办理行政执法案件93件,其中,行政许可13件,占比13.9%;行政处罚63件,占比67.7%;行政强制4件,占比4.3%;行政检查13件,占比13.9%。

(二)作出执法决定的案件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1.作出执法决定的案件引起行政复议1件。

2.作出执法决定的案件引起行政诉讼0件。

二、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关情况

(一)制度建设情况

一是2024年度在执法规范化方面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出台了《镇宁自治县超限超载治理专项治理整治行动方案》《镇宁自治县“百吨王”违法超限超载专项治理行动方案》《镇宁自治县出租汽车服务质量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方案》《镇宁自治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投诉举报回访制度》《镇宁自治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整改方案》《镇宁自治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定标定责安排统筹2024年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整治工作以及依法依规打击道路运输非法违法行为,制度实施后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行为以及其他道路运输非法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交通运输行业得到有效治理。  

二是结合当前执法实践,原有的《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对已建立的《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修改完善,进一步提高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确保执法公正、高效,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三是建立完善《镇宁自治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投诉举报回访制度》,确保公众对执法工作的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提高执法公信力和公众满意度。

(二)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关情况

一是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落实情况。依照行政执法信息公示相关规定,将行政处罚的执法类别,在政务信息网全面公布权责清单,在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设置咨询窗口、投诉举报等信息和服务指南及办事流程。

二是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落实情况。通过文字、拍照、视频等方式,对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等行政执法活动进行记录并归档,实现行政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留痕管理。要求执法人员完善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明确各执法环节记录内容、方式、载体等事项,完善执法信息采集、存储、分析、归档等过程。

三是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实情况。为保证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落到实处,明确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主体为镇宁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对重大复杂疑难法律事务组织法律顾问协助进行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法制审核工作中的作用。

(三)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情况

组织参加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举办的“执法大讲堂”培训共25期,参培人员508人次;参加安顺市2024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贯彻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强化行政执法人员能力水平培训1次,参培人员28人次;组织开展内部执法人员执法业务学习培训12次;全体执法人员参加各类执法业务培训超过60个学时。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局执法人员执法水平,规范了执法人员执法行为。

(四)开展案卷评查和执法监督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案卷质量,规范行政执法程序,组织执法人员对今年以来已办结的行政处罚案件开展评查自查。要求执法人员使用交通运输部本系统各类执法文书范本,规范开展文字记录工作,并按执法案卷标准制作、管理和保存执法卷宗,积极推行执法文书和执法案卷电子化。

(五)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一是制定《镇宁自治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镇宁自治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年工作方案》《镇宁自治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整改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有效落实问题整改。

二是认真梳理《镇宁自治县交通运输局部门行政执法事项目录》《镇宁自治县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细化表)》,落实《贵州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裁量权和裁量基准实施办法(试行)》,严格执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等,并向社会公布“一目录五清单”,有效规范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质量,有力推进全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稳步提升。

三、行政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当事人举报投诉时提供信息不全面,反映内容不属于我部门监管、导致无法受理。二是少数执法案卷文书制作过程中不够规范,有的表述还不够严谨、全面和具体,现场询问笔录言语不够规范;少数执法文书送达回证中送达地点表述不准确、案件调查报告证明事项留空且表述简单;极个别案卷存在缺失违法主体信息、《案件调查报告》执法人员签字处存在涂改痕迹、《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中改正内容不明确、不具体;询问笔录页码处缺少被询问人指纹。

(二)存在的原因

一是当事人对法律法规的不了解、证据收集意识薄弱、表达能力有限或故意隐瞒等原因造成举报投诉提供事项不全面,影响案件的查处效率和准确性。二是执法人员办案专业能力不足、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力度不足,执法人员对行政法规把握不准确。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规范执法程序,强化依法行政。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执法公示制、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使用行政执法办案平台,按照《贵州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文书示范文本》规范制定执法文书,保障行政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合理性,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有力地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二是加强执法培训,提升执法水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开展培训,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和执法技巧,确保执法人员熟知各项业务,增强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执法能力。

三是改进执法方式,深化“柔性”执法。深入推进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探索运用柔性方式开展执法工作。在执法过程中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始终把当事人作为平等主体对待,杜绝执法态度生硬、执法方式简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推动执法工作人性化、规范化。

四是转变执法理念,树立服务意识。通过转变执法理念,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增强执法人员纪律观念、规矩意识,树立文明执法新风貌,推动交通运输执法领域高质量的发展。

镇宁自治县交通运输局

2025年1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