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2024年3月18日至2024年6月18日,十三届县委第五轮巡察第四巡察组对江龙镇党委及所辖村(社区)党组织开展了巡察。2024年8月8日,县委巡察组向江龙镇党委反馈了巡察意见。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意见》有关规定,现将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问题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上级决策部署有差距
整改措施:严格学习制度,完善制定学习计划,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发〔2022〕2号文件、省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市委“1558”发展思路、县委“五个镇宁”发展思路等纳入学习内容。抓实学习质效,采取集中学习研讨交流、学习笔记抽查等方式督促参学人员转变学习态度,要求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工作提出具体贯彻措施,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整改成效:已严格学习制度,完善制定学习计划。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发〔2022〕2号文件、省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市委“1558”发展思路、县委“五个镇宁”发展思路等纳入学习内容。
问题二:未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
整改措施:强化政治引领,将“第一议题”制度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坚持与各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把“第一议题”学习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党委会议学习,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时制定《中共江龙镇委员会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学习计划》,并坚持每年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召开 “第一议题”知识培训会,提高全镇领导干部和各村(社区)党支部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的意识。
整改成效: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将“第一议题”制度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坚持与各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把“第一议题”学习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党委会议学习,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制定《中共江龙镇委员会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学习计划》,并坚持每年制定学习计划;二是组织召开“第一议题”知识培训会,提高全镇领导干部和各村(社区)党支部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的意识。
问题三: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班子成员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到位。
整改措施: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牢固树立“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要求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切实增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述德述职述廉报告。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学习,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重要论述纳入学习内容,不断深化意识形态教育;要求仍在江龙镇任职的相关领导对涉及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完善个人述德述职述廉报告。
整改成效: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牢固树立“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已要求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切实增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述德述职述廉报告。二是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学习。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重要论述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内容,不断深化意识形态教育。三是仍在江龙镇任职的相关领导已对涉及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个人述德述职述廉报告。
问题四:基本农田保护宣传不到位,群众意识未筑牢。
整改措施: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锚定工作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在党委(扩大)会议上专题研究部署耕地保护工作,在镇村干部大会上传达重要文件、重要会议精神,提高镇村干部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意识。二是强化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群众依法依规。使用土地充分利用驻村工作力量,通过入户走访、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广泛宣传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和“非粮化”“六个严禁”、耕地用途“五不得”和永久基本农田“四严禁”等主要内容,引导广大群众提高耕地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防止耕地撂荒纳入村规民约。三是紧盯清单销号,确保整改实效。对执法监管发现的违法用地,落实挂村工作责任制,由联系村领导负责,驻村干部、支部书记共同落实,对动态下发的图斑整改及耕地恢复,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完成时限,确保整改取得实效。四是压实责任链条,完善巡查机制。明确各村(社区)委员会、镇综合执法队员的动态巡查职责,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处置”的工作机制,压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问题。
整改成效:一是通过会议开展耕地保护有关政策学习4次,通过制定印发、张贴《致全镇农民朋友的一封信》,铺天盖地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全镇上下耕地保护意识得到有效提升。2023年以来,在国家和省下发的卫片图斑中,未发生1起新增违法建房图斑;二是加强选址引导,依法保障农村村民建房需求。2024年,共审批宅基地127户,群众建房刚需得到有效保障;三是举全镇之力,对耕地、基本农田丢荒撂荒进行整改,强化耕地保护。2023年底至今,我镇共投入资金34.1万元,已恢复耕地269.47亩。
问题五:“饮水安全”保障不到位。
整改措施:与县水务局对接,县水务局2023年已在正上村打机井,工程覆盖小虫羽山组、猛正一、二组,目前机井供水正常。
整改成效:江龙镇人民政府积极与上级对接,申请资金完善相应的饮水设施,经对接,县水务局于2023年在正上村实施修建新的饮水工程,工程内容包含机井一口,管网设施安装等,管网覆盖小虫羽山组、猛正一、二组,目前该工程饮水设施均能正常运行。
问题六:村级党组织带动发展村级经济功能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结构单一。
整改措施:根据三资清查底数,结合各村情况,针对性进行盘活,增加村集体收入。
整改成效: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选择特色农产品种植,如茅草村通过村社合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茶叶20余亩,投产后,将增加村集体收入。又如西门社区将壮大村集体资金入股忠发水产有限公司,公司将定期向西门社区分红。分红后西门社区村集体收入将有所增加。二是盘活资产资源。清查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水域、闲置房屋等资产资源,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盘活这些资产。如木志河村将原闲置的杨梅种植基地重新盘活,出租给养殖大户种草,租金到账后增加了木志河村集体收入。三是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乡村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如梭马村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梭马村委将以资源入股的方式每年收取一定分红,这将有望提高村集体收入。
问题七: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群众工作不到位。
整改措施:通过对项目区重新规划地块进行土地出让化解一批,利用龙城印象房源进行产权置换一批,整合S312普定至打易公路(江龙至梨树关段)改扩建项目兑付一批和解除协议处置一批的方式,结合被征拆对象意愿,对2017年棚户区改造项目遗留问题分步化解;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积极化解小城镇建设遗留问题。
整改成效:一是通过对项目区重新规划地块进行土地出让化解一批,利用龙城印象房源进行产权置换一批,整合S312普定至打易公路(江龙至梨树关段)改扩建项目兑付一批和解除协议处置一批的方式,结合被征拆对象意愿,对2017年棚户区改造项目遗留问题分步化解;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积极化解小城镇建设遗留问题。二是根据《镇府办发【2016】30》文件认证征地农民需要省里用地批复,因2013年修建污水处理厂没有省里用地批复,不能认证为被征地农民。
问题八: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
整改措施:加强业务能力学习,提升安全工作意识;对辖区内实施的工程项目,联同县级监管业务部门加强监管,做好安全检查,强化施工单位安全意识;组织村(社区)及时开展安全宣传,提升安全意识。
整改成效:一是已加强业务能力学习,通过对领导批示、事故调查报告、《安顺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学习,参加县级开展的培训、演练,同时组织村干部、企业负责人等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升安全工作意识。二是已对辖区内的实施的工程项目,联同县级监管业务部门加强监管,江龙镇平安法治办公室每月做好安全检查,如发现问题现场整改,同时对企业负责人做好安全教育,强化施工单位安全意识。三是已组织村(社区)及时开展安全宣传,开展敲门行动、发放安全告知书等,提升安全意识。
问题九:落实普惠政策不到位。
整改措施:加大农村养老保险宣传力度,动员每一个年满60周岁老年人缴纳养老金,及时完善待遇手续,确保到龄老人及时领到养老保险。
整改成效:江龙镇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加大宣传力度,动员村居两委干部做每一个年满60周岁老年人的城乡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及时补缴养老金,完善待遇手续,确保到龄老人及时领到养老保险。
问题十:对项目建设监理单位监管不严。
整改措施:监理公司提交情况说明,并补充完善监理资料。加强项目建设过程性监督管理。
整改成效:一是我镇联系涉及的监理单位,对无任何监理意见、监理人员签字的情况进行核实补充完善。二是加强对项目建设监理资料的审核,严格按照项目建设标准要求监理单位完善监理资料。
问题十一:投资监管不到位,存在投资风险隐患。
整改措施:对2019—2023年35个项目进行清理、核实,对应分红的企业发送催款通知函,按照签订合同及时收回资本金及分红资金。已经核销的完善核销资料。下一步实施产业项目时,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发展,要求合作方提供资产抵押,避免项目资产流失。
整改成效:一是根据省、市、县关于农村闲置低效项目资产盘活的工作要求,对符合处置项目资产向主管部门申报进行处置项目11个;二是我镇按入股项目涉及企业,向正常经营的13家企业逐一发放催缴分红告知通知书,进行督促进行分红。三是对于项目入股合作期满的项目,积极联系企业,催缴归还本金,如双方还有合作意向,重新签订合作协议或另行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入股投资。
问题十二:公务接待不规范。
整改措施:加强公务接待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规范报账程序。将《关于印发〈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化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增强公务接待的规范意识。
整改成效:一是对财务工作人员及党政办工作人员进行提醒谈话;二是加强公务接待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规范报账程序,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提醒谈话。三是将《关于印发〈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化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增强公务接待的规范意识。
问题十三:未严格执行银行存款对账制度。
整改措施:核对银行存款与银行对账单:逐笔核对银行的余额对账单与企业会计存款凭证,找出未达账项,逐笔核销。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流程,确保账目上的数字与实际情况一致。
整改成效:一是已严格执行银行存款对账制度,通过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找出未达账项和对存在记账错误的凭证进行调整,经调整已账实相符。二是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流程。
问题十四:执行财务制度不严。
整改措施:完善财务管理报销审批制度,催促补开正式发票,补缴税费,同时补充相关审批手续,坚决杜绝无票入账现象。对部分开支未履行报账签字问题,由公司催促相关人员补办完善相关审批手续。组织开展全体人员财务报销相关制度学习,提高财务经办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审核把关,坚决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整改成效: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格履行报销手续。完善财务管理报销审批制度,催促补开正式发票,补缴税费,同时补充相关审批手续,对部分开支未履行报账签字问题,由公司催促相关人员补办完善相关审批手续,组织全体人员开展财务报销相关制度学习,提高财务经办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审核把关。
问题十五: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
整改措施:组织人员对往来款项进行清理,对该列支的列支,该核销的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予以核销并进行账务调整;完善公司财经制度,组织人员加强学习,加强审核把关。
整改成效:贵州江龙茶业有限公司为配合上规入统任务,造成往来款项过大,公司已组织人员对完成往来款项清理,符合核销的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予以核销后进行账务调整。
问题十六:议事决策不规范,存在议而未决的情况。
整改措施:修订完善《江龙镇党委议事规则》和江龙镇“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规范党委会议程序。深刻反思自查。责成有关人员加强反思,吸取教训,规范程序。
整改成效:一是修订完善《江龙镇党委议事规则》和江龙镇“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规范党委会议程序。二是深刻反思自查,有关人员加强反思,吸取教训,规范程序。
问题十七: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仍有差距。
整改措施: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六有”标准建设,按规定悬挂党旗,完善组织架构信息,并自查问题整改。
整改成效:一是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二是“六有”标准建设,按规定悬挂党旗,完善组织架构信息,现已完善所辖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问题十八: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
整改措施: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程序。加强发展党员程序培训,增强党员发展规范性。对2021—2023年发展党员档案进行自查整改。
整改成效:一是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程序。二是加强发展党员程序培训,增强党员发展规范性。三是对2021—2023年发展党员档案进行自查整改,目前已对现存2021年—2023年79本档案进行排查整改,其中取消1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身份,部分档案存在资料有涂改或填写有误无法修改情况,已出具相应的情况说明。
问题十九:防溺水宣传形式单一,仅在部分渡口设置警示标识,群众安全意识淡薄。
整改措施:多元化开展防溺水宣传,组织各村(社区)开展警示标识查缺补漏,组织各村(社区)及时开展安全宣传,提升安全意识。
整改成效:一是已发放安全告知书、组织村干部进行防溺水巡查、开展敲门行动、配合县级部门进行防溺水监控安装工作等,多元化开展防溺水宣传。二是组织各村(社区)开展警示标识查缺补漏,如发现存在警示标识缺漏的情况立即补齐,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三是组织各村(社区)及时开展安全宣传,按要求开展敲门行动、发放安全告知书,提升安全意识。
问题二十:未按规定选配村级民主理财小组成员。
整改措施:组织各村学习村级民主理财小组相关知识;组织各村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农经发〔2011〕13号)相关要求,重新选配村级民主理财小组。
整改成效:一是已组织各村学习村级民主理财小组相关知识;二是已组织各村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农经发〔2011〕13号)相关要求,重新选配村级民主理财小组。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851-36720003;电子邮箱znxjlz@126.co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