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宁自治县民政局聚焦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痛点难点,以“护苗”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儿童之家”规范化建设,打造集关爱、教育、陪伴于一体的“儿童幸福港湾”。
一、政策为基,打造暖心港湾
政策作为服务的“指南针”,只有吃透政策精神,才能让关爱服务不偏航、不走样。通过加强政策学习,不定期组织村(社区)儿童主任、社会工作者等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等法律法规及省市配套政策,确保每一项服务都有政策依据、有规范可循,真正筑牢思想根基。结合政策要求优化“儿童之家”功能布局,室内配备儿童桌椅、图书架、玩具架、儿童图书、玩具、游戏材料等文体活动器材;室外安装儿童组合滑梯或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等,从硬件上为孩子们营造“第二个家”的温馨氛围。
二、配强队伍,提供服务质效
人才是服务的“动力源”,只有打造一支稳定的队伍,才能为孩子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镇宁自治县民政局通过第三方购买服务,引进社会工作者参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不断充实人才力量;积极动员返乡大学生、爱心人士等担任志愿者,为孩子们送去温暖和陪伴。同时,围绕儿童心理辅导、安全教育、兴趣培养等内容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儿童主任、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服务水平,让“儿童之家”成为专业守护的堡垒。
三、精准服务,构筑成长乐园
精准是服务的“生命线”,只有瞄准需求、靶向发力,才能让“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成长舞台。依托社工+村(社区)+志愿者的力量,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摸底排查,建立信息台账,全面掌握其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心理状态及兴趣特长,确保服务“按需供给”。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开展绘画、书法、手工制作、叠衣服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同时,通过集中宣传、进村入户宣传等方式开展防溺水、防火防电、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知识宣传,切实提高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儿童之家”的建设和服务,许多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心理状态积极乐观,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发展。家长们纷纷表示,“儿童之家”就像一场及时雨,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孩子们有了一个温暖、安全的成长空间,看着孩子的变化,打心底里感到欣慰。下一步,镇宁自治县民政局将持续完善“儿童之家”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七彩光芒 。
一审:杨 美
二审:刘祥西
三审:罗才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