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宁自治县民政局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党建领行+精准服务”的工作机制,发挥好民政保基本、兜底线、暖民心、防风险、促发展的职责作用,全面推进特殊未成年人保障政策落实,真正实现党建领着民生干,民生跟着民声走,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强化学习赋能,筑牢队伍根基
深化理论实践融合,筑牢思想根基。镇宁自治县民政局坚持将理论学习融入业务工作,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民政工作的强大动力。一方面,建立常态化理论学习机制,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未成年人的实际行动。健全制度体系建设,增强政治自觉能力。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制度刚性夯实思想根基,以专题党课深入理论学习,依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头雁效应”,通过研讨会碰撞思想火花,持续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党建业务互促,激发支部红色动能。建立“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机制,将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工作重点任务纳入支部党建工作清单。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服务,抓好政策落实,真正实现以学促干、以干践行、以行增效。
二、聚焦服务提质,践行为民宗旨。
推进队伍建设与业务能力双提升。以党建为引领,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未成年人保护服务队伍。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干部成长。实施班子成员带骨干、分管领导带股室、党员带群众、老将带新兵的培养模式,定期利用职工大会、业务股室交流会等载体传经验、帮成长、带实践,进一步将丰富经验、优良工作作风传递给年轻同志,营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工作氛围,切实提升民政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本领。构建实践平台践行为民宗旨。依托主题党日活动载体,积极开展“政策进社区,服务暖民心”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社区、福利院等场所,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困难帮扶、权益维护等实践服务,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
三、凝聚共建力量,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精准落实救助政策。建立未成年人动态信息台账,坚持以“党建领行+精准服务”的工作模式,通过社区摸排、学校联动、群众反馈等多种渠道,全面收集辖区内特殊未成年人基本信息,精准识别符合救助条件的未成年人,及时将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落实到位,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全县在册保障孤儿82人,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134人,留守未成年人1997人,流动未成年人1405人,困境未成年人2367人。低保救助的未成年人数农村低保3273人,发放低保金1550046.64元;城市低保719人,发放低保金349017.99元。重度残疾未成年人享受低保人数及资金农村低保101人,发放低保金53551.91元;城市低保19人,发放低保金11897.2元。享受重度残疾护理补贴280人,27440元。应保尽保,全部落实生活兜底保障政策。压实多元监护责任。通过儿童主任、网格员、社会工作者等工作队伍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入户走访排查,将全县留守未成年人全部纳入有效监护范围,强化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监护职责,推动监护责任落实到位,筑牢未成年人成长安全防线。截至目前,县社会福利院开展临时监护和长期监护未成年人8人,其中长期监护未成年人3人,临时监护未成年人5人。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搭建未成年人关爱平台,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向未成年人开展法治宣传、安全教育、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2025年新建儿童之家5个,全县共建设儿童之家24个,提高儿童之家覆盖率。通过购买服务引进社工进驻儿童之家2个,参与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为辖区留守未成年人与困境未成年人提供临时照护、课后辅导、手工、游戏等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