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部门动态
镇宁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来源:镇宁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镇宁县人民政府
字号: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党中央、省、市、县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按照《安顺市政府系统2024年依法行政深化年行动实施方案》《镇宁自治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要求,抓好法治政府建设有关任务,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2025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根据相关要求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所)、分局、执法大队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股室(所)、分局、执法大队配合抓的工作局面。严格落实《贵州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遵守行政执法相关制度,进一步提升法治建设水平。

(二)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历次全会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计划,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职工理论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水平。2024年共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主题党日活动学习12次、党员大会书记上党课4次。二是把培训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科学规划全年业务培训,做到执法工作和学习培训两不误、双促进,通过强化现岗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和业务能力的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锻造坚强有力的、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行政执法队伍。2024年共组织全局行政执法人员参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学院培训学习,学习不低于50学时,覆盖率100%。

(三)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在市场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管理等方面按要求严格依照行政执法权限和程序作出行政执法决定。二是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管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监督管理力度,今年,共办理各类违法案件292件(含简易程序),未发生行政诉讼案件。三是在市场监管执法过程中,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等方式,努力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

(四)不断加强矛盾纠纷预防调处

按照上级要求推进行政调解工作的常态化开展,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工作机制。结合市场监管职责,利用3.15、4.26、5.15等重要节日以及赶集天在群众聚集处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宣传手册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今年来,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文件,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属地责任。按照市局《2024年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县域辖区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对代理机构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2次,有效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行政调解,及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组织开展非正常专利撤回工作,共撤回1批3件,撤回率100%;共办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9件,均已按时办结,无超期现象;全县商标注册量1834件,有效发明专利数据39件,地理标准产品3个,分别为镇宁波波糖、黄果树窖酒、黄果树矿泉水。

(五)不断加强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不断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一是强化法治意识,组织全局行政执法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着力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二是开展常态化监督,通过开展行政执法证件申换领工作指导,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准入、执法培训考核等进行全程化跟踪监督,确保执法主体合法。三是根据《贵州省市场监管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了“三项制度”(即《镇宁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镇宁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镇宁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均严格落实。四是积极发挥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委员会的作用,对案情复杂、处罚较大等疑难案件,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同时,参照《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定(试行)》及《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进行行政处罚裁量,以确保我局重大行政执法的公正、公平、合法、适当。五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时通过政府网站等渠道公开有关案件、行政处罚等信息。

(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严格按照市场主体准入负面清单,落实“非禁即允”要求,提升市场主体开办便利度,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扶商、护商”良好氛围。二是全面推行集成式升级版服务,将企业开办、企业简易注销全流程再造、申请材料共享整合,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实现企业开办、企业简易注销服务“一窗受理、一窗发放”。全力压缩企业开办、企业简易注销时间,真正实现“当日办结”及“一次不用跑”。进一步解决企业和群众在办理市场主体准营行政许可事项时证明材料多的问题,实现流程更简、办事更快、服务更优。三是积极引导申请人使用开办企业“一网通办”线上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申请人仅需登录一个平台即可一次性填报申请营业执照、刻制印章、申请发票、员工参保登记、公积金开户登记等信息。2024年,共办理市场主体2017户,其中企业489户,个体1504户,农专24户。全县范围内市场主体通过全程电子化办理设立登记的有640件、变更(备案)登记的有1091件、注销登记的有206件,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通过量占比10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执法力量不足。随着市场监管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基层执法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日益凸显。执法人员配备不足,难以满足全面、深入监管的需求。

(二)法律法规更新快,知识更新压力大。市场监管涉及的法律法规频繁更新,对执法人员的学习掌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执法人员面临知识更新压力大的挑战,难以及时跟进最新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三)监管手段与技术应用局限。虽然智慧监管平台已初步建立,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数据共享不畅、分析应用深度不够等问题。部分执法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有限,难以充分发挥其效能。

(四)行政执法经费不足。现有的执法装备陈旧老化,甚至不能使用,缺乏经费进行补给,在推行“三项制度”中全过程记录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三、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打算

(一)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确保市场监管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持续提升市场监管智能化水平,实现精准监管、高效监管。

(二)重点工作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三是维护和完善国内统一市场,促进市场循环充分畅通;四是坚守安全底线,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五是积极配合上级部门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全面提高市场综合监管效能。

(三)具体措施

1.深化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退出制度改革。继续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全覆盖清单管理。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服务,深化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应用,巩固好“当日办结”及“一次不用跑”改革成果。

2.培育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结合下基层开展调研,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研判和分析,做好各类惠企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持续加大违规涉企收费治理力度,促进市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3.提升公正监管水平。继续探索和应用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手段,探索将更多事项纳入跨部门联合抽查范围,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规范监管执法行为,进一步提升监管水平。

4.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决策部署,利用公平竞争宣传月活动做好反垄断宣传。

5.大力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统筹推进企业、行业、产业质量提升,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塑造产品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市场。

6.坚守安全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贯彻“四个最严”要求,结合市场监管职责,对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强全覆盖重点监管,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构建和完善产品设施安全可靠、人民群众放心消费的安全大市场。

7.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针对新型消费领域维权热点,提高消费者自我预防风险,依法维权能力。同时探索创新消费纠纷化解机制,提高对重大维权事件的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和舆论引导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