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来临的喜庆时刻、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大时刻、在现代化新征程开启的关键时刻、在建党100周年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对贵州发展提出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殷切期望;四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进入新发展阶段提出的重要要求。贵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这“四化”立足省情实际,既体现了贵州最突出最迫切的发展要求,也体现了贵州最有特色的发展优势,既是“补短板”,也是“强长板”,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四轮驱动”。
一、新型工业化
一区:推动县产业园区提档升级;两业:精细化工、特色轻工;三园:精细化工产业园、轻纺产业示范园、石材产业园;四抓手:抓招商引资、抓项目落地、抓产业链延伸、抓园区基础设施配套。
为了让工业经济取得新突破 ,镇宁发展壮大镇宁产业园区,围绕精细化工、特色轻工两大首位产业,做强精细化工、特色轻工、石材三个产业园,着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产业链延伸、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其中,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是贵州省首批6家省级化工园区之一,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周边资源,正引进一批优势产业和项目入驻,聚焦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成为支撑镇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镇宁特色轻工,精细化工两大首位产业优势突出,生态特色食品、清洁能源、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等产业蓬勃发展,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通过全省首批化工园区认定,红星山海生物、华尔盛新材料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入驻园区。清洁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壮大,与大唐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华电、国家能源等央企合作,实施风电、光电项目,获批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特色轻工产业效益欣欣向荣,汇景纸业、顺立达纺织等企业实现扩产增效,逐步成长为省内各自领域的领军企业,牛来香、黄果树酒获第五批“贵州老字号”企业认定,其中牛来香产品作为航天员食品再次伴随神舟飞船进入太空。
二、新型城镇化
一带:镇宁河经济带;两湖:红旗湖、白马湖;三场:停车场、农贸市场、市民健身广场;四改: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地下管网改造。
为了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镇宁打造镇宁河生态廊带,做美红旗湖、白马湖,完善停车场、农贸市场、市民健身广场建设,大力实施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地下管网改造工程。依托黔中城市群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沿河经济带,加强与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交通互联、产业互补、整体联动,促进文旅、农旅、体育、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镇宁通过城市“三改”,不断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城市服务功能。建成石博大道、南外环路、安庄大道,打通人民路西段、沿河路、三合路、红旗湖路等城市主干道,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三、农业现代化
一个样板: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两个主体:农民主体、市场主体;三条底线:粮食安全底线、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耕地保护底线;四大产业:精品水果、小黄姜、茶叶、瓜蒌。
明确“一个样板区、两个主体、三条底线、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思路,即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强化农民和市场两个主体,坚决守牢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耕地保护三条底线,做强做优精品水果、小黄姜、茶叶、瓜蒌四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市场占有率,让更多农产品变商品,推动“黔货出山”“黔货入湾”。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建设,努力将蜂糖李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镇宁农业经济效益逐渐凸显,八大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蜂糖李、樱桃、芒果、火龙果、百香果“五朵金花”竞相绽放,“镇宁樱桃”“镇宁蜂糖李”“镇宁小黄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六马镇获评贵州省唯一的“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黔棠姜生物、金瀑黑茶、华洋食品等农产品龙头企业扎根镇宁。
四、旅游产业化
一中心:围绕黄果树旅游区为中心;两提升:旅游产业综合实力提升、经济效益提升;三个地:民族文化体验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康养休闲度假基地;四行动: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盘活闲置低效项目攻坚行动。
镇宁,因建筑风格以石板房为主,素有“银城”“月光之城”之美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溶洞、地下河、瀑布、湖泊、泉水多样,堪称喀斯特王国。亚洲第一大瀑布、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黄里树瀑布在县域范围,距县城仅10公里,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龙宫距县城仅20公里。为了让旅游产业释放新活力,镇宁以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为中心,促进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两大提升,打造民族文化体验、红色文化教育、康养休闲度假三个基地,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盘活闲置低效项目四大攻坚行动。盘活红军长征、毛主席手书“镇宁”等红色遗迹,推出一系列红色旅游线路,让游客在红色文化中滋养心灵。依托国际级IP“黄果树大品牌”,打造镇宁旅游集中区,有效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品质,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五、镇宁产业园区建设
镇宁产业园区下辖安顺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镇宁特色轻工产业园区及镇宁石材产业园,规划面积47.1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317平方公里。通过近年的建设,园区形成了以精细化工、日用快消品、轻纺、石材、特色食品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园区,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完善,“园中园”格局基本形成,企业一体化协同发展日益增强,园区综合实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2016年6月,经贵州省商务厅组织评审,镇宁产业园区被认定为贵州省出口转型示范区;2017年12月经贵州省发改委组织评审,“中国(安顺)石材城”被认定为贵州省第七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18年2月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公示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中,镇宁产业园区作为省级开发区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成为贵州省5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2020年9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被认定为贵州省特色工业园区。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建设,镇宁产业园区现已基本完善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完成路网建设约20公里(其中主干道11公里、支线道路9公里);建设完成标准化生产厂房及配套职工宿舍约5万平方米;配套完成供电线路建设约15公里,完成供水管网约20公里,排水管网约20公里,实现通讯网络全覆盖;天然气建设方面目前镇宁轻工产业园核心区已实现全覆盖。
(一)安顺红星精细化工园区
安顺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地处镇宁自治县丁旗街道,核心区面积595平方公里,2011年被列为贵州省“十二五”期间规划的特色产业园区,2019年列入贵州省长江经济带合规的77个园区之一,2021年经省人民政府认定批复为贵州省首批6家省级化工园区之一。
园区主要分为精细钡盐产业区、医药中间休产业区、高端专用化学品产业区和高端钙镁加工产业区四大板块。园区入驻企业5家,具有“世界钡王”之称的上市公司--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建成投产,在镇宁建有上市公司总部及年产22万碳酸钡,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磁性材料,橡胶塑料助剂,天然植物提取等三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现已发展成世界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系列钡盐化工企业。
(二)镇宁特色轻工业园区
镇宁特色轻工产业园(含永红片区和大山片区)位于镇宁自治县宁西街道和双龙山街道,规划面积1805公顷,其中建设用地1335公顷,主导产业为生活用纸、特色食品、旅游商品、纺织服饰等。2013年9月镇宁轻工产业园区被省经信委授予省级轻纺示范园区2020年9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被认定为贵州省特色工业园区。
(三)镇宁石材产业园区
镇宁石材产业园位于镇宁自治县丁旗街道,于2012年初规划建设,规划范围北至丁(旗)大(山)快速路,南至六镇高速公路,西至平寨后山,东至规划17号路,目前规划面积4.09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3.31平方公里,远景规划10平方公里。
园区目前入驻企业3家:贵州晨春石业有限公司、贵州天韵石尚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水电九局全资子公司)、贵州西南石材有限公司。
六、投资服务
镇宁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开展一流服务、打造一流环境”目标,始终坚持“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工作思路,积极打造“贵人服务·有‘宁’真好”营商环境品牌,为企业办实事、跑项目、解难题、做宣传、谋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的投资环境,增强企业的满意度和投资发展的信心;并梳理国家、省、市一系列扶持政策,除享受国家、省、市优惠政策外,在土地、厂房、水电保障等方面给予客商最大优惠条件,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