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浓厚。镇宁春秋时期隶属牂牁国,战国时期隶属夜郎国,1351年置镇宁州,境内居住有汉、布依、苗、仡佬、回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59.06%,是有证可考的唯一一个拥有布依族3个土语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古建筑、古村落保存较为完整,典型村寨以高荡千年布依古寨为代表。布依族、苗族传统民族节日“六月六”、“四月八”等风情浓郁,蜡染、刺绣、铜鼓、勒尤等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别具一格。
红色底蕴深厚。从红军三军团长征途中彭德怀与布依族英雄陆瑞光的结盟(1935年4月15日至19日,红军大部队相继从良田镇的盘江坝草渡口、花滩、虹滩、摆龙滩渡江向贞丰境进发过程中,在镇宁中、南片区留下珍贵足迹,与镇宁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其中的“弄染结盟”名垂青史。代表景点有陆瑞光故居、陆瑞光纪念馆、板袍渡江指挥所、坝草渡口红军长征精神文化长廊等),到毛主席为开启“农业合作社”先河的镇宁马鞍山点赞(上世纪50年代,以沈志英为代表的马鞍山人大胆提出“季节包工”模式,在“团结合作、敢闯敢试、互惠共赢”的形式下实现大幅增收,获得了毛泽东主席亲笔点赞,并留下了230个字按语,成为中国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的一面旗帜。代表景点有马鞍山老仓房、马鞍山村史陈列馆等红色文化基地),到红军过后的革命斗争文化(盘北游击队在北盘江流域进行艰苦卓绝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为全县乃至全国解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革命文化。代表景点有六马镇盘北游击队英雄纪念碑),人杰地灵的镇宁在滚滚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饮食文化鲜明。镇宁樱桃、蜂糖李、火龙果、百香果、芒果等精品水果“五朵金花”带动集娱乐、休闲、度假、健身为一体的“旅游”经济,“甜得像初恋”的樱桃、“珍稀得像贵族”的蜂糖李美誉在外,“中国蜂糖李之乡”、520火龙果高密植补光网红打卡点,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赏花、摘果,畅游四季。江龙茶、镇宁波波糖、丁旗豆腐宴、长桌宴、布依八大碗、八块鸡、油团粑、五色染米饭、王小芳卷粉、丁旗牛肉、郑羊味羊肉、王绍奎牛肉等人间美味塑造味蕾镇宁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