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数据 > 统计信息 > 统计公报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县统计局 作者:镇宁县人民政府
字号: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镇宁自治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镇宁调查队

  2018年4月19日


  2017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新型城镇化+”为主线,全面推进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主基调,为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夯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实,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为10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7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25.73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57.32亿元,增长17.4%。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9.25:24.94:55.81,调整为18.19:25.34:56.46。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与上年比较,发生如下变化: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9%,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24.6%,比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66.5%,比上年回升4.7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9.5个百分点,比上年回升1.2个百分点。

  全县人均生产总值35459元,比上年增加5196元,增长13.8%。按年末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折算,约合5649美元。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89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农业产值17.94亿元,增长8.8%;林业产值1.40亿元,增长6.9%;牧业产值8.15亿元,增长4.1%;渔业产值2.13亿元,增长12.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7亿元,下降5.5%。

  全年粮食总产量98573吨,比上年下降5.8%。其中,夏粮产量12507吨,同比增长5.4%;秋粮产量86066吨,同比下降7.2%。蔬菜产量185827吨,同比增长8.9%。油菜籽产量11079吨,同比增长3.1%。烤烟产量114吨,同比下降55.1%。

  表1 种植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吨

指标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98573

-5.8

其中:稻谷

52027

-10.0

玉米

31728

-2.5

薯类

9654

2.8

油料作物

14336

5.4 

其中:油菜籽

11079

3.1  

烤烟

114

-55.1

西瓜

7762

0.5

蔬菜

185827

8.9

茶叶

573

60.1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395公顷。

  表2 林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公斤

指标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生漆

231   

2.7  

油桐籽

601633

-0.1  

油茶籽

82930

1.1  

棕片

20263

0.2  

核桃

52627

1.8  

板栗

242029

2.5

花椒

25075

3.0

  全年肉类总产量14326吨,比上年增长10.0%;生猪出栏105465头,同比增长9.3 %,牛出栏13895头,同比增长13.6  %;年末生猪存栏109340头,同比增长9.4%。年末牛存栏54578头,同比下降7.8%;

  全年水产品产量5200吨,比上年增长17.2%。

  表3 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14326

10.0  

其中:猪肉

9530

9.3

牛肉

1644

12.0

羊肉

124

31.9

牛奶产量

2

禽蛋产量

5594

7.7

牛年末存栏

54578

-7.8

生猪年末存栏

109340

9.4

羊年末存栏

13142

-6.3

水产品产量

5200

17.2

  三、工业与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01%。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公有制工业增加值2.81亿元,增长16.5%;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4.04亿元,增长10.6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绝对数

同比速度(%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68485.9

13.01

总计中:国有

3302.5

1.85

股份制

65076.7

13.96

其他

106.7

-56.71

总计中:大中型

34759.6

13.18

总计中:公有制

28110.6

16.50

非公有制

40375.3

10.63

总计中:轻工业

29104.3

9.61

重工业

39381.6

15.58

总计中:非金属矿采选业

2592.5

-2.55

农副食品加工业

3805.6

-26.78

食品制造业

256.8

-21.66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3672.1

-1.77

纺织业

5834.5

8.99

纺织服装、服饰业

693.9

-40.19

家具制造业  

531.6

--

造纸和纸制品业  

13783.1

36.09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8462.5

14.42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526.7

14.5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418.5

20.3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092.6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815.5

-1.87

  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造纸和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分别比上年增长36.09%、20.38%、14.53%。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机制纸及纸板

46282.60

46.31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374218.80

-5.78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

平方米

2661720.00

41.02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11810.00

-17.09

水力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11810.00

-17.09

供电量

万千瓦小时

39618.92

0.12

售电量

万千瓦小时

36313.35

0.56

饮料酒

千升

148.59

2.97

白酒

千升

148.59

2.97

大米

20530.00

2.22

化纤长丝机织物

万米

7644.00

14.21

纸制品

37619.00

37.61

菜油

菜粕

重晶石

512310.90

1.48

熟肉制品

965.00

2.22

钡盐

248262.00

0.84

洗煤

洗精煤

糖果

478.00

-33.61

服装

万件

33.58

-40.14

针织服装

万件

33.58

-40.14

卫生用纸制品

1634.00

--

家具

80712.00

--

其中:木质家具

80712.00

--

移动通信手机持机(手机)

792708.00

--

其中:智能手机

97384.00

--

精制茶

127.40

7.97

精制食用植物油

621.00

-59.4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年未全县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5家,从业人数250人,完成产值7703.7万元,年内房屋施工面积59574平方米,竣工面积10576平方米,竣工率达17.75%,按年平均从业人数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314436.7元/人,比上年增加90310.7元/人,增长40.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18亿元,比上年增长22.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33亿元,比上年增长80.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37亿元,比上年增长35.6%;第二产业投资1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5%;第三产业投资2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7.8%。

  2017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投资额

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501788

22.3

其中:房地产开发


73308

80.4

其中:第一产业

53698

35.6

第二产业

158568

21.5

第三产业

289522

37.8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全年全县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情况:批发业销售额3.56亿元,增长15.8%;零售业销售额33.39亿元,增长16.1%;住宿业营业额0.75亿元,增长15.1%;餐饮业营业额2.24亿元,增长16.2%。

  六、交通运输、邮电及旅游

  全县营运车辆中,专营货运2903辆,客运209辆,出租车185辆,公交车12辆。目前客运市场已经开通28条农村客运线路,其中有14条到乡镇,县到村18条,村到村1条,通过的行政村28条。

  年末全县移动固话用户5514户,手机用户数237518户,其中移动手机用户207162户,电信手机用户28056户,联通手机用户2300户;互联网用户数52958户,其中电信互联网用户14582户;移动互联网用户8776户;联通互联网用户29500户。

  全年旅游总人数552.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2.81%;旅游总收入55.41亿元,增长44.92%。

  七、财政、税收、金融、招商引资、园区发展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7.69亿元,同比增长7.40%;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48亿元,同比增长7.35%。财政支出完成30.87亿元,同比增长14.5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75亿元,同比增长18.99%;政府性基金支出1.12亿元,同比下降42.74  %。

  全年完成税收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31.4%,其中国税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51.5%,地税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8.9%。

  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18.74亿元,同比增长21.56%;各项贷款余额96.46亿元,同比增长21.79%。

  2017年,新引进投资省外资金3000万元以上项目83个,同比增长27.69%;新引进项目签约投资总额145.14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81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达97.59%;新增项目资金到位率为61.66%。新增投产项目87个,同比增长67.31%;新增到位资金(省外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31.4亿元。

  现已建成乡级农业示范园区15个,以精品水果为主导产业的园区有8个、茶叶为主导产业的园区有3个、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园区有1个、养殖业为主的园区有3个。按照“一廊、三园、三区”规划全面推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打造了由北至南的“百里风情长廊”观光农业产业带;北盘江河谷万亩精品水果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区、高效农业生态牧养示范园区和大山镇中药材示范园等五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北部生态牧养和中药材产业区,中部茶叶、精品水果、冷水渔业、经济林特色产业区,南部精品水果、错季节蔬菜、经果林特色产业区,实现了乡乡镇镇建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其中,北盘江河谷万亩精品水果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区获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农业部第四批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目前,农业示范园区入驻企业139个,已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15家、注册资金达602462亿元,注册人数达3300余人。其中:种植业242个,占全县合作社的57.9%、养殖业76个,占全县合作社的18.2%,林业69个,占全县合作社的16.5%,服务业(农机)15个,占全县合作社的3.6%,其他16个,占全县合作社的3.8%,带动我县农户2万多户。同时,“镇宁樱桃”、“镇宁蜂糖李”地理标志登记评审成功,“江龙团叶茶”成功推广,标志着镇宁品牌效应优势增强,有力推动全县优特农产品黔货出山风行天下。

  紧扣黔货出山主题,利用专业化电商运营团队打造“黔宁购”公共品牌。围绕“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要求,推动农村地区电商服务网点建设,将镇宁贫困乡镇农特产品进行设计、包装等通过网络渠道开展销售,达到宣传镇宁、扩大镇宁知名度、提高农户收入的目的。现阶段,共收集并建立数据库的电商化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等123款。持续推进与阿里巴巴、苏宁云商的合作,建成县级电商产业园核心区,涵盖3个平台,分别是特色产品展示推介中心暨O2O线下体验中心、电商孵化中心及以创业创新为主题的众创空间,组织8类100余件单品入驻展示,引导电商企业、电商服务商、同城化电商、创客团队等10余家商家入驻。目前,电商从业人员800余名,培育淘宝店铺150余个、独立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合作社28家。2017年,网络零售额达9968.6万元,从业人员月收入在2500元至3200元之间。

  八、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2017学年,全县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初中毛入学率103.39%;三残儿童入学率93.98%;学前三年入园(班)率达87.5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62%。年内共培训教师13534余人次(其中:国培372余人次,省培5195余人次,市培5858余人次,县培2109余人次)。

  2017年全县各类学校有:高级中学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3763人,当年招生1309人,毕业生1413人;教职工数288人,其中专任教师261人。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3所,初中在校学生数12306人,当年招生3984人,毕业生4397人;教职工数1015人,其中专任教师987人。小学81所,其中教学点42个,小学在校学生数29011人(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当年招生4964人,毕业5338人;教职工数1656人,其中专任教师1640人。幼儿园50所,教职工数870人,其中专任教师481人,保健人员13人,保育员257人,其他人员119人。在园幼儿11720人,当年入园5614人,离园427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1人,专任教师33人。

  2017年内组织企业申报科技项目25个,建立项目资料库(500万以上规模企业82家,微企9家)91个,为申报工作做好储备。全年共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1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3个,市级6个。抓好科技项目实施工作,投入科技经费240万元。继续加强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选派科技特派员28人到乡镇开展工作,加大科技培训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广大民众科技知识。

  一年来,成功举办黄果树国际马拉松赛、全国地掷球等品牌赛事。全年举办各项体育比赛活动4次,成功申报30个农体工程;开展文化“三下乡”、“三月三”、“四月八”、“竹王节”、“樱桃节”、“六月六”等文化活动35次,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在4次,馆站共举办展览9个,举办训练(培训)班4次,培训234人次;全年打造布依族的《竹筒舞》、《绕鼓舞》和《花包舞》、苗族《板凳舞》等民间舞蹈;布依族《铜鼓十二调》、《勒尤》等3个民族节目。扶持办好苗族“跳花节”、“四月八”、“竹王节”,布依族“六月六”、“三月三”等民族节庆。全面推进9个村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扶持乡土文化人才23名,壮大文化志愿服务队伍5只。开展“书香镇宁阅读分享”活动10次,流动送书到农村图书室共计26次,共送流动图书27260册,全年读者达7.27万人次;认真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坚持送数字电影下乡,全年共放映农村公益性数字电影2328场。

  加大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监管力度,认真做好“扫黄”、“打非”工作,共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489家次,查缴游商盗版光碟1820张,侵权盗版和非法书刊、杂志、教辅等1482余册,非法宣传资料1250份。收缴“黑网吧”电脑103台(套)。共开展了12次“扫黄打非”专项整治和宣传活动,绿书签等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优秀书目推荐宣传单300份。打击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3次。已办结的有新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7家,变更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4家,注销歌舞娱乐场所1家,注销复打印店2家,注销书店1家。

  九、人口和卫生

  2017年全县常住人口共28.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73%,自然增长率为4.49‰。

  2017年末共有卫生机构222个,床位数1141张,卫生技术人员  1411人,其中:执业医师235人,执业助理医师67人,注册护士363人,药师(士)46人,技师(士)57人,乡村医生262人,其他42人。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HIV228例,死亡161例。乙类传染病7种发病820例,死亡23例,丙类传染病5种发病59例,无死亡病例,其他非法定报告传染病8种498例,无死亡病例。

  2017年度住院分娩补助2130人,补助金额85.2万元。对全县35-64岁的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免费检查工作,共筛查农村妇女5000人,患病人数1067人,患病率达21.3%,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5000人,检查率100%,其中宫颈疾患227例,发病率4.5%;生殖道感染840例,发病率16.8%;HIV免费咨询4273人,HIV抗体、梅毒、乙肝检测4273人,HIV阳性10人,乙肝阳性80人,对阳性产妇所生婴儿24小时内全部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梅毒阳性13人,共送检新生儿疾病筛查1577人,全年对孕妇女及早孕妇女发放叶酸人数1738人。

  放开二孩政策后,2017年度全县申请登记一孩服务证763对夫妇,同比减少158对夫妇;符合生育政策未进行生育登记540对夫妇,同比增加81对夫妇;申请登记二孩服务证2359对夫妇,同比增加521对夫妇;一孩出生数1131人,同比下降129人,二孩出生数1749人,同比增加642人,申请再生育48对夫妇,同比增加22对夫妇。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78元,增幅9.5%。人均总支出29332元,其中:生活消费支出19015元,食品烟酒支出5634元,衣着支出1435元,居住支出3122元,交通通讯支出4494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217元,医疗保健支出529元。

  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13元,增幅10.8%。人均总支出14207元,其中:生活消费支出7700元,食品烟酒支出2044元,衣着支出343元,居住支出2170元,交通通讯支出1281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002元,医疗保健支出467元。

  2017年在册录入系统孤儿保障人口125人,其中散居108人(含5名携带艾滋感染儿童),集中供养17人,全年共发放孤儿保障金975200元。

  全县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2016年的3060元/年提高到3528元/年,提标幅度为15.29%,城市低保标准由2016年平均484元/月提高到532元/月,提标幅度为9.92%;全年共为2442人次开具了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介绍信,其中农村低保户2242人、城市低保200人、精神病人564人/次,共需支付医疗救助资金556.98余万元,现已支付556.98余万元。开展二次医疗救助  266人次,支付医疗救助资金  70.17万元;2017年共火化759户,减免治丧户221户,减免金额为11.34万元,公墓减免数134户,减免金额为41.86万元。

  年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事业、机关单位职工18706人,其中企业职工(不含离退休人数)参保7768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含离退休人数)参保6493人;参加失业保险1016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6006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6012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9994人;参加工伤保险12340人;参加生育保险12031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5089人,其中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92人,安排困难对象就业68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84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2%。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国土面积约合1717.3平方公里。年末拥有各种用途的土地分别是:可作耕地面积79.54万亩;园地面积1.57万亩;林地面积104.40万亩;草地面积36.04万亩;全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10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29万亩;水域、水利设施用地5.20万亩;其他用地22.46万亩。

  县域全年平均气温为15.9℃,全年日照合计1337.5小时,平均相对湿度80%。

  县境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水力资源富集,可利用落差较高,水力理论蕴藏量29.8万千瓦,可建电站69座。

  2017年,全县共发生事故9 起,死亡 9人。同比起数下降19 起,降低32 %。2017年未下事故起数及死亡指标。其中:道路交通事故 5起,死亡5  人(高速公路2 起,死亡2 人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89;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2017年我县机动车保有量为55042辆,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  5 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0.000091;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为0.00001。

  注:

  1、本公报中数据为年报快报数;

  2、财政、金融、教育、文体广电、户籍人口、交通等为部门年报统计数;

  3、公报中“#”表示其中数,“—”表示无此数据或不可比;

  4、因四舍五入原因,部分数据尾数存在分项与总项不符情况,不作机械调整;

  5、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各业增加值绝对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