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工业发展
镇宁自治县2024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来源:镇宁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作者:镇宁县人民政府
字号:

一、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工业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紧盯省级“六大产业”基地发展,积极融入市级“航空产业城”发展规划,工业发展总体平稳有序。

一是工业持续发力,稳定保持增长。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2%,全市第5位,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二是工业投资增长,项目加快建设。本寨风电、坝草光伏部分建成并网发电,江龙风电、鱼凹光伏、永鸿祥鞋业等项目加速推进,工业投资增速15.2%,全市第5位,彻底扭转前三季度负增长下滑态势。三是特色化工增长加速,成效显著。特色化工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56亿元,同比增长18.03%,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53%。四是重点产业稳步增长,增速同比提升。现代能源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6亿元,同比增长15.29%。五是企业培育成效明显,发展势头良好。完成国能新能源、华尔盛新材料、喜宝年度3户企业培育入规。红星发展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红星发展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贵州汇景、安顺汇景卫生科技、永鸿祥鞋业等6户获批专精特新企业,华尔盛新材料、顺立达纺织、黔棠姜生物等5户企业获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

六是项目加快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黔源新能源、本寨风电并网发电,鱼凹光伏、江龙风电等风电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乾途橡胶、京三松机械一期投入使用。永鸿祥劳保园、玄合之星塑料制品新厂房初具规模。红星发展4.3万吨高纯硫系列项目正在完善土地等相关手续。七是重点龙头企业产值实现新突破。红星发展、红星山海生物科技、红蝶实业分别实现产值8.1亿元、1.7亿元和1.2亿元,实现历史性新突破。

二、存在问题

(一)特色轻工产业增长乏力。2024年,特色轻工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5亿元,同比下降29.19%,下降幅度较大,特别是安顺汇景卫生科技、贵州汇景纸业因缺乏流动资金,导致产能未能充分释放,严重影响工业增速提升。顺立达纺织、金瀑农产品、牛来香食品、宇扬包装制品等绝大部分特色轻工企业及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因受宏观经济、市场下滑、订单大幅度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增长缓慢,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二)重点项目推进建设缓慢。京三松机械二期因资金困难等影响,2024年未投入建设。本寨风电仅部分并网发电,鱼凹光伏、坝草光伏、江龙风电等重点项目正在建设中,难以形成有效支撑。

三、2025年重点工作打算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动力,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持续增强存量挖潜和增量扩能,重点聚焦主导产业,推进重点产业整体发展。

(一)加快推进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一区三园”产业发展格局为核心依托,加快推动特色化工、特色轻工两个主导产业实现新突破,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是推动化工产业跨越式发展。全力支持红星发展4.3万吨高纯硫化物项目一季度开工建设,力争三季度建成投产,实现产值2亿元左右,红星发展全年产值力争突破10亿元以上;推动华尔盛新材料2025年全面达产达效,扩大产能,力争全年产值突破1亿元;推动红星山海生物科技、红蝶实业挖潜增效,提升市场占有率及技术升级改造,继续扩大产能,力争全年产值分别达到1.8亿元、1.3亿元;加大华尔富科技12000吨肥料助剂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实现产值1亿元;推动1950吨植物生长保护剂项目建设完成,实现产值0.5亿元;力争特色化工产值超过15亿元。二是推动特色轻工取得新突破。全力抓好永鸿祥劳保园、玄合之星塑料制品新厂房力争2025年三季度前建成投入使用,永鸿祥劳保园力争产值0.3亿元,玄合之星塑料制品培育入规,实现产值0.2亿元;推动以汇景纸业生活用纸、顺立达纺织化纤、永鸿祥鞋业等为核心的特色轻工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2025年力争分别实现产值2亿元、0.5亿元、0.8亿元。全力支持牛来香肉制品、黔棠姜生物科技、卓思农业科技等轻工及食品加工企业扩能增效;力争特色轻工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三是谋划和引进主导产业关联项目落地建设。积极谋划和引进一批特色化工、特色轻工产业关联企业3-5家落地建设,形成一批产业“链主”企业,推动两个主导产业发加快发展,助推全县工业规模、质量和数量上均有较大提升。

(二)着力抓好重点产业加快发展。一是大力推进能源产业提速发展。积极做好华能新能源、大唐新能源、国能新能源等能源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推动黔源新能源(坝草光伏)2025年一季度入规,中能绿电(本寨风电)持续扩大并网发电,2025年三季度入规。推动本寨鱼凹光伏、江龙风电等能源项目2025年建成并网,力争培育年度入规,力争2025年光伏、风电产值达到4亿元。二是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增长。推动启黔重工三期项目2025年上半年落地建设;抓好京三松机械新厂二期2025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力争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亿元。三是全力推动新型建材取得新发展。加大推动晨春石业、天韵石尚转型升级,着力抓好兴宁商砼、恒泰混凝土等建材企业产能释放,加大力度培育一批新型石材、建材企业,2025年新型建材取得新发展,力争产值达到1亿元。

(三)精心做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谋划。结合市级“两城三基地”发展规划,以及市级航空产业城距离我县的交通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原正威集团闲置土地,全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作为全县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第四个产业发展基地。通过积极谋划,多渠道引进低空经济产业链条企业、航空产业关键部件企业、装备制造企业等新的产业业态,力争2025年引进低空经济企业1家、航空产业关键部件企业1家,装备制造企业2家,以此为中心纽带,助推全县化工、轻工、石材三大园区联动融合发展。

(四)强化工业要素保障。一是加快推进工业项目谋划工作。聚焦特色化工、特色轻工两个主导产业,推动能源、装备制造、新型建材三大重点产业及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产业链条、龙头企业发展突破,谋深做实“一图三清单”开展招商,力争谋划储备开工项目18个左右,总投资约17亿元。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力争向上争取资金同比增长5%以上。二是认真谋划园区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多渠道资金支持,补齐现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不断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强化“以亩产论英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入产出效率。三是加大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实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引导鼓励有条件企业进行数改智转,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性中小企业实施网络、应用部署,构建企业融合基础设施,打造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链式平台,示范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发展。

(五)全力推进企业服务大行动。紧紧围绕企业生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扎实开展走访帮扶。加快推进重点企业产能释放,停减产企业复工复产,力争华尔盛新材料尽快实现满产;加大推进红星发展4.3吨高纯硫、华尔富科技12000吨科技肥料助剂、永鸿祥劳保园等重点项目服务推进工作,早日建成投产。深入实施拟入规企业精准服务,建立分级分类动态跟踪机制,重点加快推进黔源新能源、中能绿电等等重点企业培育入库,确保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户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