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生产项目
建设单位: 贵州明弘新型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盖章)
编制日期:二〇一八年九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7
环境质量状况12
评价适用标准1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7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0
环境影响分析21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24
结论与建议25
附表
附表1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附表2 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
附表3 环保设施投资一览表
附表4 环保设施验收一览表
附表5 环境监理一览表
附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3 项目周边关系图
附件
附件1 项目委托书
附件2 企业营业执照
附件3 房屋租用合同
项目名称 |
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生产项目 | ||||||||
建设单位 |
贵州明弘新型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 ||||||||
法人代表 |
陈** |
联系人 |
刘磊 | ||||||
通讯地址 |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环翠街道快消品产业园区9号厂房 | ||||||||
联系电话 |
15902616251 |
传真 |
/ |
邮政编码 |
/ | ||||
建设地点 |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环翠街道快消品产业园区9号厂房 | ||||||||
立项审批部门 |
|
批准文号 |
| ||||||
建设性质 |
新建□改扩建□技改□ |
行业类别及代码 |
C2924泡沫塑料制造 | ||||||
占地面积(平方米) |
2592 |
绿化面积(平方米) |
100 | ||||||
总投资(万元) |
200万 |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
8.2 |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4.1% | ||||
评价经费(万元) |
|
预期投产日期 |
2018年12月 | ||||||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增长,社会建设过程中对节能保温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此,贵州明弘新型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于2018年10月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注册成立,并专注于生产新型墙体节能保温材料。贵州明弘新型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拟投资200万元,用于生产设备购买及租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环翠街道快消品产业园区9号标准厂房作为生产车间,约500m2空地作为产品堆场。项目建成可形成年产新型墙体节能保温材料3万m3的生产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及生态环境部1号部令)中十八大项“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中47小项“人造革、发泡胶等涉及有毒原材料的;以再生塑料为原料的;有电镀或喷漆工艺且年用油性漆量(含稀释剂)10吨及以上的”的项目需要编制报告书,“其他”项目需要做报告表,而本项目以新塑料颗粒为原料,塑料颗粒为无毒原材料,也不属于再生塑料,且生产中无电镀或喷漆工艺,因此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贵州明弘新型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委托贵州省化工研究院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经现场实地踏勘、调研,在收集和核实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环保法规、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特此呈报,敬请审查。 2、项目概况 2.1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生产项目 (2)建设单位:贵州明弘新型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新建 (4)建设地点: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环翠街道快消品产业园区9号厂房 (5)建设规模:年产3万m3新型墙体节能保温材料。 2.2建设内容 项目租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环翠街道快消品产业园区9号标准厂房,占地面积2592m2,利用标准厂房的布局,项目分布有原料堆放区、生产区、成品堆放区及办公休息区等。本项目员工主要为当地村民且利用产业园区内的食堂,因此,本项目不设食堂和宿舍。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见表1。 表1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2.3总平面布置图 本项目租用2592m2标准厂房作为生产车间,租用500m2空地作为产品堆场。车间主体朝北向布置有利于车间内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项目将高噪声设备布置在厂房中间,远离厂界,厂界四周设置绿化带,利用绿化带及构筑物降低噪声的传播和干扰,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车间内部划分为原料区、生产区,并将办公区与生产车间分隔。厂内防火通道按隐形环状布置,厂区出入口与园区内道路道路连接,使生产原料及生产成品在厂内出入方便,车间内部生产工艺流畅,形成合理的生产加工运输线路。 项目尾气处理设施紧靠生产线布置,便于收集生产线产生的有机尾气进行处置。 雨水顺地势自流至厂区西南角处雨水排放口,减少了雨水输送的动力能耗;厂区绿化降低了交通噪音对厂内的影响,同时削减了厂区噪音的对外排放。 综上所述,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评价认为该项目总平面布置较为合理可行。 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 2.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200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 2.5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本项目施工装修时间为1个月,施工期日均上工人数4人,施工人员均为当地居民,施工期期间未设置员工食宿设施,员工生活依托周边已建设完成的生活设施。 本项目运营期劳动定员为12人,实行两班制生产,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全年工作时间300天。 2.6主要设备 项目生产设备主要由配混料部分、发泡成型部分、辅机部分、造粒部分、发泡剂注入部分5个部分组成,详见表2。 表2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2.7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1)主要原辅材料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见表3。 表3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 (2)主要原辅料理化性质介绍 聚乙烯:是以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聚乙烯为典型的热塑性塑料,是无臭、无味、无毒的可燃性白色粉末。成型加工的PE树脂均是经挤出造粒的蜡状颗粒料,外观呈乳白色。聚乙烯熔点为100-130C·其耐低温性能优良。在-60℃下仍可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但使用温度在80~110℃。 滑石粉:为白色或类白色、微细、无砂性的粉末,手摸有油腻感。无臭,无味。本品在水、稀矿酸或稀氢氧化碱溶液中均不溶解。 3、公用工程 3.1给水 项目用水来自产业园区给水管网,用水主要是循环冷却水、员工办公生活用水等,项目不提供员工住宿,不设食堂。车间地面采用吸尘与人工清扫保洁,无地面冲洗水。项目总用水量为12191m3/a。 (1)设备冷却循环用水 项目营运期每天设备冷却循环用水量为20m3,该水循环使用,每天补充新鲜用水约0.4 m3。 (2)员工生活用水 项目劳动定员12人,不提供员工住宿,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员工生活用水量按50L/人•d计算,则项目员工生活用水量为0.6 m3/d。 表5项目用水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用水标准 日用水量(m3) 备注 1 冷却用水 m3 20 -- 20 其中循环水19.6 m3,新鲜用水0.4 m3 2 员工生活用水 人 12 50L/人•d 0.6 总用水量 -- -- -- 20.6(新鲜用水1 m3,循环用水19.6)3.2排水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其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项目水平衡图见图1。
蒸发0.4
设备冷却水 0.4 ![]() 19.6
新鲜用水33.4 ![]()
消耗0.09
0.6 镇宁县污水处理厂 0.51 ![]() 0.51
员工生活用水 ![]() ![]() 化粪池 ![]() 图1 项目水平衡图 单位:m3/d 项目排水采取雨污分流,雨水通过雨水沟流向厂区外。 项目所在区域南侧道路污水管网已经建成,该污水管网最后进入镇宁县污水处理厂,镇宁县污水处理厂也已经建设投产使用。 3.3电气 本项目由所在地供电局统一供电,项目不使用蒸汽和热水等,因此本项目不设置锅炉。 4、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发泡塑料制品项目,所使用的原料主要为聚乙烯(PE)塑料颗粒,本项目不使用发泡剂,因此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限制类”:“新建以含氢氯氟烃(HCFCs)为发泡剂的聚氨酯泡沫塑料生产线、连续挤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生产线”和“淘汰类”:“以氯氟烃(CFCs)为发泡剂的聚氨酯、聚乙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生产”项目,本项目属于允许类生产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5、项目选址环境概况及合理性分析 项目位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环翠街道快消品产业园区,该产业园区2016年基本建成,拥有约3万m2标准厂房,园区水电、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齐全,规划的污水管网也覆盖项目区。项目位于该产业园区西南角,南面为园区道路,北面和东侧均为标准厂房,西侧为预留空地。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位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环翠街道快消品产业园区标准厂房,其用地性质为规划的园区建设用地,不涉及拆迁安置居民住户,场地内较为平坦,交通方便;周围市政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给排水、用电、通信均可得到保障。项目周围主要为其它工厂企业,距离项目最近的村民位于项目南侧约200m的杆子河村民,由于本项目所在地常年主导风为南南东风,该村民不在该主导风的下风向,因此项目的施工建设和运营对其影响较小,同时在采取本评价提出的各项防治措施后,可使本项目废水、废气、噪声、固废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故本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综合分析,该项目选址较为合理。 | |||||||||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项目原有污染情况 本项目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环翠街道快消品产业园区新建的标准厂房内建设,因此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 2、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地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环翠街道快消品产业园区内,目前项目所在区域内附近园区雨污管网已经建成,且污水管网可连接镇宁县污水处理厂处置,因此目前项目周边无其他环境问题。 |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中丘原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5′10″~106°0′50″,北纬25°25′19″~26°10′32″。县域东接安顺市、紫云自治县,南濒贞丰县、望谟县,西邻关岭自治县,北连六枝特区、普定县。全县总面积1709.42平方千米,南北最长83公里,东西最宽为34公里。县政府所在地城关镇距省会贵阳市122公里,距安顺市27公里。 拟建项目位于环翠街道产业园区,其西侧约200m为园区道路,南侧900m为县道456,东南侧约2000m为沪昆高速G60,交通十分便利。 本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2、地质、地形、地貌 镇宁县属黔西北西向构造体系。地质构造以北西向为主,北东向次之。县境北部位于黔西“山”字型构造前弧的外沿,中部和南部呈反“多”字构造行迹。山体河流因受构造体系的控制,多与构造线相吻合。打邦河、八河、清水河和镇宁山、花山等山岭形成西北向,其褶皱轴向、断裂方向、岩层产状大致相同。本县断裂构造复杂,按其走向分为安庄坡大断层、老鸦寨断层、马厂断层等北西向断层和平寨断层、西苗坝断层、菠萝寨断层、干坝断层、民族寨断层等北东向断层,其他断裂少见。在地貌上形成断层谷、断层岩等形态。镇宁县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下第三系和第四系。本项目所在地为二叠系,主要岩性为炭岩、隧石灰岩、砂页岩及硅质岩、泥灰岩、砂岩、粘土岩等。 镇宁县地处贵州高原向南倾斜的斜坡地带,属黔中丘原中山类型。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东北部茅草坡山主峰峰塘寨梁子海拔1645m,是全县最高峰;南端坝草乡河口海拔1289m。海拔高程大体上是自北向南递减。除南部六马谷地海拔多在400~800m,其余多在1000~1300m之间,县城海拔1280m。项目所在地属中部低中山山地谷洼区,该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海拔在900~1645m,相对高度300~350m。多为峰林、峰丛山地和洼地、槽谷,也有山间盆地。区域内岩溶地貌与侵蚀地貌均发育,河流切割较深,落差较大,水力资源丰富。 3、水文特征 (1)地表水 镇宁县河流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从江龙区的大右洋起,经江龙、贾角山、大弄袍、良田到坝草一线为分水岭,分水岭以东的河流汇入清水河,以西则汇入打邦河。两河均汇入北盘江。 本项目附近地表水主要为项目南侧1.7km的穿城河。 穿城河发源于镇宁县城东北侧约2km的牛吉堡,由东北向西南流经芶关堡、上坝、田官堡,然后转向西流经中坡、黄土坡、由东向西穿过镇宁县城、水塘寨、客田、瓦窑,于袁总堡汇入桂家河,桂家河属于打邦河一级支流。穿城河全长约14km,该河水质属于Ⅲ类水体。 (2)地下水状况: 镇宁县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多样,降水分布不均,形成地下水的因素多。大体说来,县境北部岩溶发育,河谷侵蚀基准面与夷平面高差不大,地下水埋藏不超过10m,地下水较为丰富,主要由降水补给,形成潜水、裂隙水、岩溶水、泉水等,地下水与河水的关系以前者补给后者为主要形式。 中部岩溶地貌与侵蚀地貌并存,河谷深切,地表水源缺乏。地下水埋藏较深。岩溶水、裂隙水、泉水多出露。地下水除本区降水补给外,多从其他地区经地下岩溶通道在本区出露。由于河谷深切,隔水层相继出现,一些河段地下径流集中补给河水。 南部海拔高程较低,降水偏少,地面崎岖,高差较大,沟谷纵横,切割较深。地下水以包气带水、表层潜水、裂隙水及泉水等为主要存在形式,受降雨影响较大。又由于地势较低,由上游来的河水居高而下,也形成部分河水补给地下水;至下游地下水又汇集补给河水。 项目场区内未见地下泉水出露。 4、气候特征 项目所在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明显的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阴雨天气较多,湿度较大,日照少,雨量较充沛,且集中在秋收作物生长季节,热量条件不足,年平均气温变化不大,年平均气温14.4℃,平均日照数为1298.2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025.6mm,年均相对湿度80%,全年无霜期294天。 5、生态环境概况 项目所在地主要以农业生态为主,植物种类有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土豆、油菜等)及马尾松、柏树、板栗、枇杷、桃、梨、樱桃树等。生态环境较好。 项目附近无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 6、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该区地震基本烈度属Ⅵ度区。 |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镇宁自治县环翠街道办事处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是县政府所在地街道办事处,距省会贵阳130公里,离安顺市区30公里,地处世界闻名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黄果树大瀑布、龙宫风景名胜区腹地,北与大山镇、西与丁旗镇接壤,辖区面积55平方公里。 2016年1月26日,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镇宁自治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黔府函【2016】25号)的文件精神,同意拆消原城关镇建制,分别设置白马湖街道办事处和环翠街道办事处,因此镇宁自治县环翠街道办事处应运而生。新设置的环翠街道办事处辖原城关镇西街社区、北街社区、锦屏村、果寨村、和平村、高荡村、和睦村、十一村、城西村、刘关村、五兴村、田关村、烟棚村、北关村等12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住着汉、苗、布依、回等十多个民族,常住人口4万余人,流动人口1万余人。 项目东南侧约10km为国家级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拟建项目建设地点不在国家级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保护区内。 项目所在区域内无文物保护单位。 |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 本项目所在地为镇宁县城区,根据《安顺市2016年环境状况公报》,镇宁县城区2016年SO2、NO2、PM10和PM2.5的日均浓度分别为0.018mg/m3、0.008 mg/m3、0.040 mg/m3和0.023 mg/m3,分别为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30%、20%、57.14%和65.71%,均未超过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因此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可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区标准。 2、水环境 项目地表水受纳水体为南侧约1.7km的穿城河,本项目所在区地表水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 3、声环境 本项目位于工业园区,但项目周边企业相对较少,其500m范围内除安顺汇景卫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外无其他大型噪声生产企业,而本项目位于快消品产业园区的西南角,远离了该企业的生产区,其项目所处区域声环境质量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要求限值的要求。 4、生态环境 拟建场地位于工业园区,根据现场勘察,项目位于安顺汇景卫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其生态环境主要为工厂生态环境,其生态环境一般。 调查中未发现有野生珍稀动物和植物。 |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不因项目兴建而改变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功能,保护拟建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不因本项目建设而发生变化;保护区域水体在评价范围的水质、水体功能和环境质量类别不因本项目建设而发生变化;本建设项目不破坏周边景观和谐性;确保拟建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符合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原则,确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周边关系图见附图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6。 表6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相对于项目区方位距离规模 保护级别 方位 距离 规模 大气环境 小坝 NW 300m 15户,70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 杆子河 S 200m 20户,90人 干坝村 S 300m 30户,130人 声环境 杆子河 S 200m 20户,90人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 水环境 穿城河 S 1700m 小河流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生态环境 项目厂界外200m范围的土壤、植被 |
环境质量标准 |
根据本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功能规划,相应采用如下环境质量标准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述。 环境空气 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确定。具体标准限值见下表: 表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地表水环境 项目所在区地表水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标准值如下表: 表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mg/L(pH除外) 3、地下水 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 表9地下水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 mg/L(pH除外) 4、声环境 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标准值见下表: 表1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
污染物排放标准 |
1、废气 本项目产生的有机废气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的二级标准。 表1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废水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处理后外排至园区污水管网,最后进入镇宁县污水处理厂处置,因此本项目外排的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表11污水排放标准 单位:mg/L 3、噪声 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标准值如下; 表1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本项目场界四周噪声参照执行GB1668.8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标准,见表13。 表1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Leq[dB(A)]) 4、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一般工业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相关规定。 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 |
总量控制指标 |
本项目产生的固废可有效的处置不外排,产生的废水经过预处理后排污园区污水管网,最后进入镇宁自治县污水处理厂处置,项目只有有机废气产生,因此本项目总量控制建议值为非甲烷总烃:0.025t/a。 |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施工期工艺流程 本项目租借新建的标准厂房进行建设,其施工期主要为设备安装,施工期人员较少,施工场地不舍施工营地,其施工期工艺流程如下: 噪声、固废
设备安装 设备 ![]() ![]() ![]() 投入使用
安装人员废水和生活垃圾 图2拟建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图 2、营运期工艺流程 本项目产品方案为年产新型墙体节能保温材料3.6万m3,其具体的生产工艺及产污节点详见图2所示。 工艺流程简述:本项目先将聚苯乙烯、滑石粉及发泡剂,按照比例(聚苯乙烯:滑石粉:液化气=250:1:70;滑石粉的作用是使挤出的保温板中泡孔均匀)投入挤塑机中密闭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通过流管进行电加热(加热温度约为180℃左右),利用螺杆旋转,向前挤压(压力约为0.6MPa),使塑料均匀地塑化,通过机头和模具,使塑料挤压成连续性的所需形状的塑料保温板,然后通过切边机对保温板进行切边,最后成品运进仓库待售。具体详细工序如下: 进料:将聚苯乙烯颗粒和滑石粉按比例投入到塑料混合搅拌机充分搅拌,然后吸入聚苯乙烯挤塑板生产线挤出机料斗中; 加热:采用电加热至约180℃左右,使原料和辅料软化; 发泡:将发泡剂(液化气)注入聚苯乙烯挤塑板生产线,聚苯乙烯在发泡剂的作用下进行发泡,使每个聚苯乙烯颗粒膨胀形成许多泡孔,本项目为物理发泡过程; 冷却:发泡后采用设备管道中的冷却水间接冷却,冷却水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 成型:冷却后经聚苯乙烯挤塑板生产线挤出,根据客户所要求的成型尺寸调整聚苯乙烯挤塑板生产线成型机的厚度,根据挤出量调整一级牵引的速度,使板材慢慢成型,成型后经过冷却架进入二级牵引准备切割; 切割:根据要求尺寸进行切割打开纵向切割;废弃的边角料全部回收后用作原材料使用,不外排; 成品入库:将成品验收包装,放置在成品堆放区。 图3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 |
主要污染工序: 1、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 项目建设期主要为设备安装,其对环境影响主要是设备运输生产的扬尘、设备安装产生的机械噪声、固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 (1)施工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施工废气主要为设备运输产生的扬尘,其扬尘产生量较小。 (2)施工期污水 本项目租用已经建好的标准厂房进行建设,施工期只有设备安装工序,因此无施工废水产生。 施工期间设备安装施工人员约为4人,不设施工营地,施工期使用园区内公共设施,其生活用水量按50L/人•d,耗水量为0.2m3/d,主要为洗涤废水,生活污水产生量以85%计为0.17m3/d,该废水用于园区绿化使用。 (3)施工噪声 设备安装时设备的敲打有噪声产生,其噪声源强为65~80dB(A)。 (4)施工期固废 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设备安装时产生的废包装物等,其产生量约为0.05t。 另外施工期施工人员有生活垃圾产生,按施工人员4人计,其生活按每人每天0.5kg/人.天计算,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每天为2kg。 2、营业区主要污染工序 (1)废气污染源 本项目主要在原料加热溶解、发泡时有有机废气产生,其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类比同类项目及根据《空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手册》(美国国家环保局)中的数据显示,在无控制措施时,非甲烷总烃的排放系数为0.35kg/t原料,项目聚乙烯使用量为800t/a,则生产过程中挥发出的非甲烷总烃量约为0.28t/a,该污染物直接外排对环境空气有一定的影响。 (2)水污染源 项目废水包括设备冷却水、员工生活污水,其中设备冷却水为洁净下水,其产生量为19.6m3/d;而员工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SS、NH3-N,生活污水对水环境有一定影响。 项目员工生活用水量为0.6m3/d,排污系数按0.85计,则员工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51m3/d。其污水水质见下表。 生活污水水质单位:mg/L (3)噪声污染源 项目营运期噪声源主要来自于项目搅拌机、切边机等设备运转时产生的设备噪声,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其声级值为75~90dB(A)。 (4)固废污染源 项目固废主要来为原料包装废料、成品边角废料、废机油和生活垃圾。 ①生活垃圾 本项目职工定员12人,按照每人每天产生垃圾0.5kg,工作日以300d计算,则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为1.8t/a。 ②工业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主要见下表。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产生及利用处置方式评价 |
内容 类型 |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 名称 |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 ||
大 气 污 染 物 |
施工期 |
施工场地 |
扬尘 |
少量 |
少量,无组织排放 | |
营 运 期 |
生产车间 |
非甲烷总烃 (有组织) |
52.08mg/m3,0.25t/a 废气产生量:960万m3/a |
5.21mg/m3,0.025t/a 废气排放量:960万m3/a | ||
非甲烷总烃 (无组织) |
0.03t/a |
0.03t/a | ||||
水 污 染 物 |
施工期 |
施工生活污水 |
废水量 |
0.17m3/d |
用于园区绿化用水,不外排 | |
SS |
200mg/L0.034 kg/d | |||||
COD |
250mg/L0.043 kg/d | |||||
营 运 期 |
生活污水 |
污水量 |
153m3/a |
153m3/a | ||
SS |
200mg/L0.031t/a |
150mg/L0.023t/a | ||||
COD |
250mg/L0.038t/a |
200mg/L0.031t/a | ||||
BOD5 |
180mg/L0.028t/a |
150mg/L0.023t/a | ||||
NH3-N |
20mg/L 0.003t/a |
20mg/L 0.003t/a | ||||
冷却水 |
冷却循环水 |
5880m3/a |
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 | |||
固 体 废 物 |
施工期 |
设备包装 |
包装废物 |
0.05t |
外卖综合利用。 | |
施工人员 |
生活垃圾 |
2kg/d |
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卫生填埋 | |||
营 运 期 |
生 产 固 废 |
一般固废 |
废边角料 |
40t/a |
作为原料回用 | |
塑料包装袋 |
1t/a |
外卖综合利用 | ||||
危险 固废 |
废机油 |
0.1t/a |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不外排 | |||
办公室 |
生活垃圾 |
1.8t/a |
集中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 |||
噪 声 |
施工期:各类施工设施噪声源强为65~80dB(A)之间,厂房膈音,使其施工场界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即昼间≤70 dB(A),夜间≤55 dB(A)。 | |||||
营运期:本项目噪声设备源强为75~90dB(A),采取减震、隔声等降噪措施后,厂区排放的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2类标准。 | ||||||
其 他 |
无 | |||||
主要生态影响: 项目位于产业园区内,租用产业园标准厂房,项目所在区域属工业用地,本项目建设本身不新增土地,周边主要为工业企业和园区规划用地,没有特殊保护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等生态环境敏感目标。 项目生产过程中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园区化粪池处理达(GB8979-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要求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最后进入镇宁县污水处理厂处置,不直接外排进入附近水体;项目产生废气经处理后排放量均较小;车间噪声经治理后厂界噪声可达到相应排放标准,项目废水、废气及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均不大;此外,项目生产固废和生活垃圾均可回收利用或妥善处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周边生态环境。 因此,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拟建工程位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环翠街道快消品产业园区9号厂房,项目租借已经建成的标准厂房进行建设,其租借的标准厂房建设不在本项目施工期范围内,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涉及地基平整等土建工程,本次评价施工期只针对项目设备安装进行评价,工程施工期为1个月,在施工期间各项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方面主要有:机械噪声、扬尘、交通影响、废水等。 1、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本项目施工阶段主要为设备安装,施工时噪声源较小,且均在厂房内部完成,属于室内作业,产生的噪声可经过厂房四周墙体隔音衰减,因此,只要在施工时加强施工期的管理,其对厂界的影响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 由于本项目周围距建设项目厂界最近的敏感点为南侧的杆子河村民点,距离约为200m,其距离较远,项目产生的施工期噪声经过厂房墙体隔音后再经过距离衰减,其对周边居民点的影响较小,因此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 (2)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建设期噪声源特点,环评要求后续工程施工采取如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项目施工在夜间尽可能不用高噪声设备,噪声值大于85dB(A)设备仅限于白天作业,在非申报且予以公示情况下严禁在夜间22:00~次日6:00施工;并尽量避免夜间运输,从源头上减小对夜间的影响。 ②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 ③强化施工期噪声环境管理。施工现场应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并由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噪声值进行监测和记录,超过限值必须调整施工强度,以确保附近居民点不受施工噪声干扰,避免扰民事件发生。 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只涉设备运输时产生的扬尘,其产生的扬尘较少,项目对运输车辆采取限速、并对其道路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其产生的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2)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采取如下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合理组织施工和工程设计。 ②施工运输车辆进行进入园区进行限速措施。 3、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为设备安装,因此不存在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本次施工期使用园区内的厕所,施工期人员生活污水主要为洗涤废水,该废水可作为园区内绿化用水使用,不外排,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 4、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及其影响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设备包装废物与生活垃圾。本工程设备包装废物主要为废纸壳、废塑料袋等,外售给废品回收单位,不外排。 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由环卫工人定期清运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堆放。 综上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是废包装物和生活垃圾,均可有妥善的处置,不外排,对厂址及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生产线运行时有有机废气产生,其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其非甲烷总烃产生量约为0.28t/a。 非甲烷总烃废气刺激作用较强,可通过吸入、食入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接触皮肤及粘膜易引起炎症,刺激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疲乏、头痛、头晕、兴奋,中枢神经抑制,贫血,手续部分瘫痪,若不采取有效的废气治理措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 (1)有组织排放 项目在有机废气产生处上方设置集气罩(风量为2000m3/h),其集气效率应不小于90%,本项目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为0.28t/a,经集气后,有组织废气产生量为0.25t/a,其非甲烷总烃产生速率为0.052kg/h,产生浓度为26mg/m3。经集气罩收集后的非甲烷总烃废气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排气筒引至屋顶高空排放(排放高度不小于15m),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效率一般为90%-95%,本环评按90%计,其排放的尾气量为2000m3/h,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025 t/a,排放速率为0.005kg/h,排放浓度为2.6mg/m3,最后外排的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可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最高允许浓度120mg/m3,排气筒高度15m,排放速率10kg/h)。 (2)无组织排放 未收集的无组织非甲烷总烃排放量约0.03t/a,排放速率约0.006kg/h。车间面积为2592m2,高为8m,项目加强对车间的抽风,使项目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可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4.0mg/m3)要求。 (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项目主要无组织排放源为车间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因此以该无组织排放源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采用环境保护部评估中心实验室2009年2月5日发布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计算程序(ver1.1)进行计算,根据项目的无组织排放水平,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参数选择 面源尺寸:原料堆场:长×宽=54m×48m; 污染物:非甲烷总烃 污染物排放速率:0.006kg/h 评价标准:2mg/m3 将以上参数输入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见下表。 大气环境控制距离 污染源 污染物 大气环境控制距离 车间 非甲烷总烃 0依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计算程序(ver1.1)进行计算,经计算出拟建项目大气环境控制距离为0m,因此本项目无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4)卫生防护距离 由于项目无国家制定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要求,项目组织排放的车间与主要居民区、学校以及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原则上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 根据GB/T13201-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各类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按下式计算。 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 L —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 —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r=(s/π)0.5。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Qc —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根据工程分析,确定以生产车间的无组织排放面源作为计算源强,计算结果见下表。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 污染源 污染物 Q (kg/h) Cm (mg/m3) S(m2) 风速(m/s) L计算值(m) 卫生防护距离 车间 非甲烷总烃 0.006 2 2592 1.8 0.2 50根据GB/T13201-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中卫生防护距离的级差规定,非甲烷总烃计算出的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以内,级差为50m。因此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与车间边界外50m的距离。距离项目最近的村民位于项目边界南侧200m的村民,因此本项目车间四周50m范围内无居民点、医院和学校等敏感建筑,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同时,评价要求在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新建居民住宅、医院、学校等。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污染源强分析可知,本项目生产工艺主要有冷却水产生,该冷却水为洁净下水,经过冷却后循环用于设备冷却用水,不外排。 而本项目利用产业园区厕所,其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产业园区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外排至南侧园区污水管网最后进入镇宁县污水处理厂处置。 由此可以看出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其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后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外排至南侧园区污水管网最后进入镇宁县污水处理厂,最后进入穿城河,其对穿城河的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为搅拌机、切边机等设备运转时产生的设备噪声,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其声级值为75~90dB(A)。根据本项目噪声的特点,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噪声值以达到对本项目职工的保护: ①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同时采取必要的减震、隔震措施,如切边机等机械设备加装减震垫。 ②车间高噪声设备(如上料搅拌机、回料机等)安装在车间中部,车间的门窗要选用隔声性能良好的铝合金或双层门窗,加上自然距离的衰减,使生产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得到有效的衰减。 ③工作人员配备隔声防护用品。进行合理布局,将高噪声设备放置在靠近厂房中部,尽量远离厂房外墙的位置,可以有效降低项目设备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④夜间(22:00至次日06:00)禁止生产运行。 ⑤加强运输车辆保养且经过居民点时禁止鸣笛。 尽可能利用噪声距离衰减措施,在不制约项目生产的条件下,强噪声设备尽量移至距敏感点及工人施工较远的地方,保证场界噪声达标。尽量将强噪声设备分散安排,最大限度减少生产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经距离衰减和相应防治措施后,项目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1)生活垃圾 全厂所有员工垃圾产生量为1.8t/a。产生的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不对外随意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2)一般工业固废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一般工业固废主要为成品边角料、包装废物等。 成品边角料可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工艺,不外排;包装废物集中收集后可外售回收利用处置单位,不外排。 (3)危险固废 本项目在机修时有废机油产生,废机油年产生量约为0.1t/a,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代码为:900-214-08,建设单位应设置单独的危废储存点,危险废物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 -2001)要求设置危险固废暂存间储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危险固废暂存间面积为3m2。针对本项目危险废物,本环评提出以下管理措施及设施要求: ①危废暂存间地面做防渗处理,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②制定专人管理,不得将不相容的废物混合或合并存放。 ③做好危险废物情况记录,注明名称、来源、数量等。 ④存放危废的容器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 ⑤定期对贮存危险废物的容器及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经过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均有妥善处置,不会出现乱丢乱弃现象,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环境风险分析 本项目使用的原材料主要为聚乙烯颗粒和滑石粉,其使用的原材料均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中有毒和易燃物质,因此本项目无重大危险源,其环境风险只做分析。 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为集气设施发生故障导致生产线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全部无组织排放,此时外排的非甲烷总烃可能对车间外环境空气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项目产地的非甲烷总烃有一定的异味,如排放量较大,其对车间周边臭气浓度有一定增加。因此本项目需加强管理,定期维护尾气环保设施,是环保设施可正常运行,避免事故非正常排放的发生。 另外本项目原材料塑料颗粒和产品均为可燃物质,如遇明火会发生火灾,其燃烧的产物主要为CO、CO2、NOx等,其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同时对周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项目需加强管理和消防教育,杜绝车间有明火产生,且车间需做好消防设施,避免发生火灾时可及时做好消防灭火。 由上分析,该建设项目存在一定潜在事故风险,营运过程中要加强风险管理,在项目生产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经上述防范及应急措施,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很低,事故发生后危害性不大,因此该项目事故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
内容 类型 |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 名称 |
防治措施 |
预期治理效果 | |
大 气 污 染 物 |
施工期 |
施工场地 |
扬尘 |
车辆限速及洒水降尘 |
施工场界颗粒物可达到(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无组织排放标准要求 |
营运期 |
生产车间 |
非甲烷总烃 (有组织) |
生产线尾气产生点采取集气罩收集后经过活性炭吸附处置,最后由高于地面15m的排气筒排放 |
外排的尾气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 | |
非甲烷总烃 (无组织) |
加强车间抽风 |
车间外最高浓度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标准 | |||
水 污 染 物 |
施工期 |
施工生活污水 |
SS COD |
作为产业园区绿化用水 |
不外排 |
营运期 |
生活污水 |
SS COD BOD5 NH3-N |
生活污水经产业园区化粪池预处理 |
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外排至南侧园区污水管网最后进入镇宁县污水处理厂。 | |
生产废水 |
设备冷却水 |
冷却循环使用 |
不外排 | ||
固 体 废 物 |
施工期 |
设备包装 |
废包装物 |
集中收集后,外售给废品回收企业 |
不外排 |
施工人员 |
生活垃圾 |
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卫生填埋 |
无害化、安全处置 | ||
营运期 |
生产线 |
废边角料 |
作为原料返回使用 |
不外排 | |
原材料包装 |
塑料包装袋 |
集中收集后,外售给废品回收企业 | |||
机修 |
废机油 |
收集后交由具有危险固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 |
资源化、无害化、不外排 | ||
职工生活垃圾 |
职工生活垃圾 |
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送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
符合城市垃圾管理的要求 | ||
噪 声 |
施工期:各类施工设施噪声源经过厂房膈音,使其施工场界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即昼间≤70 dB(A),夜间≤55 dB(A)。 | ||||
营运期:项目购置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减振、隔噪、绿化等措施,尽量降低噪声,使其厂界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
其 他 |
无 | ||||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在项目厂房、道路两侧种植高大树种,起到防尘、降噪的作用,在场地内空地上种植树木、花草等,尽量加大绿化面积,以改善和美化环境。项目产生的固废和生活垃圾不能随意丢弃,应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
一、结论 1、项目简介 贵州明弘新型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租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环翠街道快消品产业园区9号标准厂房,新建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生产项目,其生产规模为年产3万m3新型墙体节能保温材料,项目租用标准厂房面积为2592m2,总投资200万元。 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目录中,应视为“允许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大气环境:根据《安顺市2016年环境状况公报》,镇宁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空气环境区域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地表水:项目地表水主要为穿城河,本项目所在区地表水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 声学环境:项目周边声环境质量较好,可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 4、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 (1)废气 本项目生产线运行时有有机废气产生,项目在有机废气产生处上方设置集气罩对该有机尾气进行收集,经集气罩收集后的非甲烷总烃废气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排气筒引至屋顶高于地面15m的排气筒排放,外排的尾气这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速率为0.005kg/h,排放浓度为2.6mg/m3,可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的要求。另外未收集的非甲烷总烃由车间顶部排气扇无组织排放,其对车间外最高浓度可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经计算,本项目无大气防护距离,其卫生防护距离为50m,在该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等敏感保护目标。 (2)废水: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本项目利用产业园区厕所,其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产业园区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外排至南侧园区污水管网最后进入镇宁县污水处理厂处置,其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3)固废: 本项目产生的工业固废主要为产品边角料、包装废物(如废塑料袋、编织袋等)、废机油和生活垃圾。其中产品边角料作为原料放回生产工艺,不外排;包装废物外售回收利用处置单位,不外排;检修时产生的废机油集中收集于危废暂存间,定期由有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不外排。 项目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8t/a,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人员清运至镇宁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置。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均有妥善处置,不会出现乱丢乱弃现象,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4)噪声: 项目建成后,项目采用低噪声设备、并对各噪声源采取减震、隔音等措施,使厂界周边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对区域声环境产生影响较小。 5、总量建议值 本项目产生的固废可有效的处置不外排,产生的废水经过预处理后排污园区污水管网,最后进入镇宁自治县污水处理厂处置,项目只有有机废气产生,因此本项目总量控制建议值为非甲烷总烃:0.025t/a。 综上,贵州明弘新型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平面布置可行,建设单位完成各项报建手续,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及本评价所提出的要求落实污染防治措施,按照“三同时”的要求进行建设,建成后加强管理,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二、建议 营运期间,注意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加强管理,避免废气的事故排放。 |
预审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
审批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