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高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修建县民族博物馆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镇宁红色历史文化的关心和支持,现对您提出的建议回复如下:
一、镇宁民族文化展馆基本情况
目前,镇宁自治县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1个,位于陆瑞光纪念馆内,内设有布依族服饰、铜鼓十二调等成品展示。安庄卫展览馆1个,位于镇宁环翠街道安庄卫广场,内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板块,其丰富展示了我县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博物馆1个,布依风情展览馆1个,均位于高荡景区,其内丰富展示了镇宁布依族一、二、三土语区习俗文化、农耕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长期对外免费开放。
二、镇宁民族文化资源基本情况
镇宁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分布县域各个乡镇(街道)。据不完全统计,县域内共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1项。其中,国家级名录2项(民间传统音乐《铜鼓十二调》《布依族勒尤》);省级名录2项(民间民俗《竹王崇拜》、传统技艺《波波糖制作工艺》;市级名录27项;县级名录10项。涉及民族手工艺品布依族木娃、布依族服饰等10多类。涉及民族特色文化传统手工艺工坊30余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8名,其中:省级传承人4名(伍泰安、伍德芬、伍万明、向立高);市级传承人2名(伍豪贤、罗登学);县级传承人32名;民间艺人110余名。
三、镇宁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情况
一是丰富文艺活动,促文化发展。2023年至今,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为主题,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38场次,“非遗过大年”“山歌比赛”“赏李花徒步活动”“苗族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多彩贵州歌唱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结合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文创产品展示展销活动7场次。
二是加强文化培训,促文化传承。2020年至今,为促进民族文化、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积极申请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研修培训经费累计40.5万元,用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工作,截止2023年度,已开展“铜鼓十二调”研修培训1期、“布依族蜡染、刺绣、织锦、服饰”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7期。2023年至今,依托各类文化阵地,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文艺类培训484场次;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进校园110余场次。
三是加强非遗数字化建设,促文化保护。2018年至今,为传承好、保护好镇宁自治县历史文脉,积极向上申报非遗文化保护专项资金累计51.5万元,主要用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铜鼓十二调”“布依族勒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竹王崇拜”,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布依族服饰”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和传承工作,对濒危的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2024年,积极推荐“铜鼓十二调”参与《新春非遗之夜》节目录制,“布依族勒尤”省级传承人向立高、“安顺蜡染”省级传承人伍德芬参与《非遗里的中国》节目录制。
四、镇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情况
一是树立“保护起来”意识。把有关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故事,吹、拉、弹、唱等技艺,歌舞、节庆、婚丧、饮食等习俗的收集整理,创编成文字、视频资料,分类归档建立数据库;建设布依族民风民俗的表演场地,建设休息长廊集中展示布依族农耕文化、布依文化和古坉文化,精细打造“布依博物馆”“布依风情展览馆”展示存放高荡的历史文明等,让无声的布依文化、村风文明“响”起来。
二是坚持“传承下去”意识。为让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坚持连年开展“六月六”、“三月三”等民俗节庆活动,由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定期不定期在传习场所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延续原生态的生活气息、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让群众主动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焕发出古村落保护发展新生机。
三是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在保护非遗文化之余,合理利用布依传统文化资源,充分挖掘高荡村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美食等价值,针对不同类型文化遗产资源,提出合理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方式和措施,适度有序发展传统村落旅游、休闲度假、农耕文化体验等产业,全力推动古寨旅游发展。如:高荡景区在原有布依拦门酒、情定翁座情景剧、篝火狂欢等常态活动基础上,引入第三方公司,举办“秘境黔缘,仲夏狂欢HIT有氧音乐节”,增加“萌宠乐园”、围炉煮茶、路边咖啡等业态吸引年轻群体,实现“流量”向“留量”转换,“参观”向“体验”转变。
下一步,为充分发挥好我县各类展览馆、民族博物馆等功能和作用,我们将继续加强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历史内涵,对濒临消失的民族文化加强相关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弘扬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各类展览馆、民族博物馆,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结合地方特色,推动各类展览馆、民族博物馆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举办相关主题的展览、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四是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各类展览馆、民族博物馆的擦亮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的努力,能够有效擦亮各类展览馆、民族博物馆名片,为打造五个“镇宁”作出应有的贡献。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谢谢!
镇宁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2024年7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